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东南网4月4日讯(本网记者 陈楠)4月1日至2日,省文联党组书记、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王秋梅一行赴大田县专题调研“第二集美学村”,详细听取了当地宣传、文联等部门在挖掘相关红色文化各项工作后,对进一步保护好、弘扬好、利用好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这张文化名片提出了要求。大田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翁淑燕陪同调研。
据介绍,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文学创作基地是省委宣传部、省文联授予的2023年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,省文联将下拨基地专项资金20万元。该基地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场所,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基地自2017年10月启动以来,围绕“弘扬红色文化,厚植红色基因,打造文化标识”主题,在重要时间节点、纪念日,举办主题鲜明、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文学采风、创作、展示等活动200多次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田新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。
调研组强调,将全力支持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文学创作基地开展各项工作,组织精干文艺力量深入发掘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所承载的红色文化、嘉庚文化资源,不断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。持续挖掘丰富史料,丰富基地文化内涵。系统性梳理发掘相关历史资料,组织开展“华侨领袖 民族光辉”等主题文学创作,全面挖掘“第二集美学村”蕴含的嘉庚文化、抗战文化、华侨文化、涉台文化等内容,以诗歌、散文、小说等体裁进行文学创作,着力形成一批有深度、有影响的精品力作,传承弘扬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富含的抗战精神等丰富内涵。集合文艺力量,延伸文艺创作。
同时,以基地为平台,以活动为载体,从文学向综合文艺全面展开,组织省市县相关文艺门类协会及社会各界团体,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采风创作,挖掘出更多当年办学的感人故事,联合相关部门以舞台剧、音乐剧、微电影等形式展现好“千里走单骑”等典故,更立体地呈现好陈嘉庚大田抗日演讲《有枝才有花,有国才有家》等感人故事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惠民活动,凝聚更多办好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文学创作基地合力。积极创建品牌,带动当地发展。
此外,以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文学创作基地为中心,推动“第二集美学村”这张红色文化品牌的策划和打造,以文艺的力量谱写好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,让“大田第二集美学村”红色历史流传得更加久远、更加厚重。积极将红色文化、嘉庚文化与大田美人茶文化融合起来,与当地富有特色的孝道文化结合起来,让文艺力量更好地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、文明建设,实现基地建设的叠加效应。
据了解,大田“第二集美学村”是抗战时期内迁均溪镇玉田村的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、集美高级商业学校、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,以及三校联合创办的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旧址的总称。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之后,我国沿海城市逐一沦陷,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各校先后内迁。1938年11月13日,集美水产航海、商业、农林等三所职业学校14个班614名学生辗转安溪,定迁大田。集美师生在大田民众的帮助下一边办学、一边坚持抗战,直到1946年红色全部迁回厦门,前后经历八年。现为国家级抗战遗址。
关键词:
品牌